险企年末再掀增资潮 以缓解偿付能力的压力 就有7家险企增资或募集资金

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0 14:21:06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年底临近,险企又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考核。日前,国寿财险、太平人寿等险企先后增加注册资本金。据统计,年初至今已有35家险企获批增资超过550亿元。对此,业内人士分析,保险公司选择在年末增资,主要受保险 。

  年底临近,险企险企又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年末考核。日前,再掀增资国寿财险、潮缓太平人寿等险企先后增加注册资本金。解偿据统计,压力年初至今已有35家险企获批增资超过550亿元。险企对此,年末业内人士分析,再掀增资保险公司选择在年末增资,潮缓主要受保险公司承保业务高速发展影响,解偿以缓解偿付能力的压力压力。

  年底险企密集增资

  时间进入年底最后两天,险企保险公司又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年末“大考”。日前,再掀增资国寿财险、太平人寿、国华人寿等险企纷纷增加注册资金。记者粗略统计发现,仅仅12月,就有7家险企增资或募集资金,增资及募集资金额超过235亿元。

  保监会公开资料显示,12月初,阳光人寿注册资本金由年初的73.37亿元增至91.7125亿元,增加注册资本金18.3425亿元;华泰保险集团注册资本金由23.575亿元增至40.22亿元,增加注册资本金16.645亿元;日前,中国太平和中国人寿相继发布向附属公司增资公告。其中,中国太平向太平人寿增资38亿元,增资完成之后,太平人寿的注册资本变为100.3亿元。中国人寿与国寿集团共同向国寿财险增资,此次增资完成后,国寿财险的注册资本将达到150亿元。而中国人保集团旗下子公司人保寿险获准在6个月内定向发行10年期次级债,募集规模不超过60亿元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国寿财险今年刚好成立7年,以今年前11个月的数据看来,该公司已经跻身财险行业第四名,保费收入已达287.49亿元。此次增资之后,该公司注册资本在财险公司排名中仅次于平安财险,位居第二名。

  偿付能力倒逼险企增资

  保险公司年底密集增资由来已久,几乎每年都出现类似的“增资潮”。有业内人士分析称,主要是受保险公司业务发展影响,为了提高偿付能力。由于IPO发行受限,目前险企多采用股东注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补充资本实力。

  记者发现,几乎每年年底或年中都会出现保险公司“增资潮”。2012年初至年中,先后有30多家保险公司发布了增资计划;2011年12月,包括太平洋财险、平安人寿等6家险企增加资本金;另外,险企在2011年通过发行次级债融资的规模高达578.5亿元。

  “保费增长过快会给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带来巨大压力,有些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逼近150%的监管红线,就必须提前考虑增资计划。”一家中小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林先生表示,如果偿付能力不足,将收到监管部门的监管函,而那时将会面临被动的局面。

  资深保险业人士刘先生告诉记者,增加注册资本金除了帮助险企提高偿付能力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近期寿险业出现回暖,增加资本金可以满足公司的业务扩张和抢占市场的需求。

标签:偿付能力|资本金|保险公司责任编辑:杜思思 杜思思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熊海燕:砥砺前行担重任 忠诚履职守本心

    埇桥区大店镇大南村党总支委员熊海燕,始终心系群众,牢记使命之责,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揣在心间,努力当好群众的“代言人”。作为埇桥区大店镇大南村的基层工作者,熊海燕经常走进群
    2025-05-10
  • 男孩8小时内先后被爸爸打了17次

    标签:责任编辑:杜思思 杜思思
    2025-05-10
  • 2013上市险企热卖产品排行 国寿分红险327亿夺冠

    2013年,分红险火爆局面依旧未变,至少有5款分红险产品年保费收入超过200亿元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分别统计了寿险四巨头—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新华保险、太保寿险2013年最“叫座”的五款寿险产品,或
    2025-05-10
  • 农发行14日增发两期固息债

    中国农业发展9日发布公告称,定于4月14日下午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第二次增发2014年第二十四期金融债券和第一次增发2014年第二十九期金融债券分别不超过50亿元、50亿元,总量不超过100亿
    2025-05-10
  • 劝你吃“桃子”的理由,这两个就够了……

    劝你吃“桃子”的理由,这两个就够了…… 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武汉晚报
    2025-05-10
  • 博时基金:结构分化是未来A股行情的主基调

    A股市场近期呈现震荡走弱的态势,且结构分化仍然十分严重。中小板与创业板指数近期大幅回落,只剩下上证综指还在苦苦支撑。而一季度主题特征明显的互联网相关行业及个股、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及个股股价均出现调整走
    2025-05-10

最新评论